近日
在漢壽縣人民醫院住院結算中心收費窗口前
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二病區醫生袁鵬為一位在院患者
交納了500元住院治療費用
為什么醫生會給患者交費呢?
據了解,70歲的葉爺爺因心悸氣促,咳嗽咳痰1月,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腫塊性質待查入住漢壽縣人民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二病區,葉爺爺的主治醫師袁鵬為他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詳細詢問病史,制訂了合理規范的治療方案。細心的袁醫生發現葉爺爺,心理負擔很重,擔心治療效果,便經常與葉爺爺交流溝通,還給他耐心講解了疾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病魔,積極地配合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葉爺爺病情穩定,精神狀態較前也明顯好轉,治療的信心也更足了。家屬非常開心,為了表達感謝之情,特意送給袁醫生一個紅包,袁醫生數次拒絕無果后,為了照顧老人家的情緒,只得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暫時保存,并第一時間向科室楊艷飛主任報告。待查房結束,袁醫生在楊艷飛的見證性來到醫院住院結算中心收費窗口,將紅包里的現金存入患者的住院預交款中,還一起把住院交款收據交到了患者手中。
袁鵬醫生這一高情商的“操作”,既滿足了患者的心愿,又堅守了醫德,樹立了廉潔行醫,服務群眾的良好形象。作為一名年輕醫生,袁鵬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診療水平,待患者似親人,始終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2018年才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已經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個人”,面對榮譽他很淡然,他覺得他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他說:“對比我的前輩,我的老師,我們的楊艷飛主任,我還差得很遠,我一直都在學習的路上。”
袁鵬醫師之所以擁有這樣的覺悟和品質,離不開科室主任楊艷飛對他潛移默化的的影響和培養,自擔任漢壽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病區主任以來,楊艷飛堅持把員工思想素質建設作為開展優質服務,提升醫院形象的重要工作來抓,對全體員工進行了三德、三觀教育,提出了優質醫療服務理念核心的“十心”要求,賦予了新的內容。楊艷飛注重言傳身教,特別是對剛畢業和剛就業的醫護人員,能手把手、面對面地進行傳幫帶,幫助他們提高素質,增長技能,盡快成長。因表現突出,楊艷飛連續多年被縣政府嘉獎,榮立三等功2次,2019年,她還當選為漢壽縣首屆“愛崗敬業道德模范”。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拒收紅包也是恪守醫德的表現。像這樣拒收紅包、廉潔行醫的事例,在漢壽縣人民醫肯定不是第一次了,這只是漢壽縣人民醫院“廉潔行醫”的一個縮影。多年來,漢壽縣人民醫院一直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要求醫務人員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廉潔行醫、廉潔自律的觀念,著力把行風教育成效轉化為自覺行為,打造醫患關系清朗和諧的“廉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