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是醫生天職
拒收禮品是恪守醫德
一聲感謝,醫患情深
一份善良,溫暖帶光
“張醫生不僅醫術精湛、為人和藹可親,醫德品質更是值得我們信賴。”
近日,一位病友來到漢壽縣人民醫院消化科,對消化科張莉醫生巧拒禮一事連連稱贊。家屬稱,這位病人入院后,得到了消化科全體醫生護士親人般的悉心照顧,尤其是主治醫師張莉醫生,每天查房噓寒問暖,針對其個體制定治療方案,患者才得以迅速控制病情,并逐漸康復。這病人家屬為感謝張醫生傾力救治自己家人,并希望和張醫生建立更親近的關系,堅持要給她雞蛋、水果等禮品表示感謝,但張莉婉拒了禮品,并對家屬們說 “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職責,感謝患者對我們醫療工作的認可,我們會始終用最好的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看到患者康復是我們最大的愿望,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也可以隨時來找我。” 張醫生的話令患者家屬十分感動,但家屬仍執意要贈送禮品,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張醫生在拒收無果的情況下,只能收下了禮品。同時也向醫院紀檢監察辦公室進行報告。下班后,張莉到醫院住院結算中心收費窗口,給患者的住院預交款中存入300元,并將住院交款收據交到了患者手中,患者及家屬感動不已。
(張莉為患者交300元住院費)
(張莉認真為患者檢查)
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在行醫20余年間,張莉從一個以治病救人為初衷的學醫女青年成長為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學醫之初老師那句“立醫先立德,為醫先為人”的訓話,仍時時回響在耳畔,讓她在不斷地學習中深思、踐行。張莉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患者一視同仁,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不以職謀私的態度,對于病人家屬的禮品和財物,不管是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送的,還是為了表示真誠謝意送的,她都一概謝絕,縱使婉拒不了的,她也會以其他的方式歸還給家屬。
不僅如此,張莉更是熱心幫助他人。在2018年的一個晚上,當時張莉正值急診晚班,接診了一個發熱的高中學生。孩子是一個人來的,開藥后,卻沒有那么多錢付藥費,張莉當即給了孩子50元錢,或許太過驚訝,孩子當時并沒有說謝謝。提到此事張莉說:“我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母親,想想自己的孩子,也希望他以后的人生路途遇到困境時,能有人幫助他,也想讓這個的孩子懂得,善良的人還是有很多,世界還是美好的、溫暖的,總有人在偷偷的愛著他們。”那位孩子也非常懂得感恩,在第二天晚上找到了張醫生,將錢歸還。善良的心就是太陽,不僅僅給人以溫暖,更是照亮別人前行的光,我們相信,張莉醫生這個善良的舉動,不僅給了這個孩子一份無助時的溫暖,而將會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善良種子,生根發芽,也終將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繼續將善良的種子傳播到更多的人心中。
張莉用她的溫暖善良、潔身自好、兢兢業業感染著身邊的人,一位曾接受過張莉治療的垂暮之年重病患者,也被她的敬業與愛心所感動,把自己寫的一首詩詞贈予她。“春期空負,盛夏團團簇,麗日清輝魂灼灼,入室馨香馥馥。夜來不忍關簾,摘花幾朵同眠。早起一枝斜戴,風中倩影翩翩。”老人在詩詞中將茉莉的純潔、高雅、質樸、親切來形容張莉醫生的品質。
(患者贈予張莉醫生的詩詞)
醫療行為關系到人的健康與生命,醫德、醫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及輿論的關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社會熱點。張莉醫生只是漢壽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良好醫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漢壽縣人民醫院非常重視醫德醫風建設,讓每一位員工從思想上樹立廉潔行醫、廉潔自律、依法執業的觀念,通過不斷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樹立廉潔行醫的良好形象,不斷增進醫患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張莉簡介
張莉,副主任醫師,湖南省漢壽縣人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全科醫師,大學本科,常德市全科委員會委員,從事內科工作20余年,曾在心內科、急診科、腎內科及消化科工作多年,對內科常見病及多發病、急危重癥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于2019年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進修學習消化科一年,對消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經驗豐富,擅長胃腸鏡操作及內鏡下治療。